根据山东省主管部门12月份下发的统计数据,我校2011届毕业生以86.17%的签约率,排名山东省属高校2011届毕业生签约率第一位。这是我校自2006年以来连续六年排名省属普通高校第一。
毕业生签约率为什么会连续六年排名省属高校第一?我校主管部门负责人认为主要有以下五个方面的原因:
一是我校专业建设适应了经济和社会发展的需要。我校有着60多年的办学历史,化工类专业是我校办学的特色。我校多年来在致力于打造优势特色专业的同时,不断适应社会需求加强新专业建设,近6年新增8个新专业。在传统优势特色专业一直保持强劲就业势头的同时,新建专业就业形势也十分乐观,其中,热能与动力工程、海洋工程、印刷工程等新专业签约率都达到100%。
二是实施了质量工程建设。我校2002年启动了本科教学质量工程建设,10年间,在保证常规性教学投入的同时,额外投入本科教学1000多万元专项经费,其中528万元用于建设了208门的国家级、山东省和校级精品课程、优秀课程,促进了课程教学水平的提升。比如,山东省教学名师叶庆国教授主持的省级精品课程《化工分离工程》经过建设取得了明显效果,开通的网上资源点击次数已达14000余人次,受到了大学生和国内同行的一致好评。
三是加强了教学改革。我校一直坚持不断地进行教学改革,比如,四年前《大学英语》就实行了分级教学,大部分专业学生前三学期就学完了英语四级课程,第四学期学习英语写作、阅读等专题类课程,有效地提高了学生英语水平,学生四级英语通过率近年来一直在省属高校名列前茅。
四是采取多种措施提高学生实践能力。我校化工类毕业生课题基本上都来自老师的科研课题,其中,高分子物理教研室17位教师近年来承担了包括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在内的三四十项科研项目,每个项目都有学生直接参与。荣获山东省技术发明一等奖的化工学院李建隆教授,一直坚持亲自指导大学生参加全国化工竞赛并多次取得全国一等奖。我校重视实习实训和就业基地建设,先后在近100家企业建立了基地。
五是形成了毕业生就业多种形式全员参与的格局。化工学院殷树梅教授虽然是一名普通老师,但是,她利用执教三十多年的社会资源一直主动与企业联系学生就业,近5年已先后帮助近30名毕业生找到了工作。我校每年组织各种形式的就业招聘会近百场,今年高分子学院曾经一天接待了4家企业现场招聘,在学院仅有的三个会议室还不够的情况下,院长辛振祥腾出了办公室让用人单位面试学生。机电学院率先在国内高校中率先实现了订单式批量国际化就业,近6年来已有500多名毕业生被日本国企业和国内日资企业录用。
|